0%

关于奖学金一二事

关于奖学金

转眼在浙大已经是第五个年头,不禁让人感慨“逝者如斯夫,不思昼夜”之类的。要说我读博期间还有什么遗憾的,那就是前四年没得到过一次奖学金,当然对于博士而言,国家奖学金是最正统的奖学金。(当然在浙大,最厉害的不是国家奖学金,而是在学校设置的竺可桢奖学金,理论上是名留校史的)。
命运总是令人捉摸不定,在第四年我连着发了两篇一作二区SCI的文章,我的毕业不用担心了,目标也从合格毕业进化为优秀毕业,也是这两篇文章让我拥有了去参评奖学金的资格。正如我导师赵老师所说的,博士期间得到国家奖学金是一个荣誉,对以后的工作都是非常有用的(起码是一个对博士期间工作的认可)。物理系每年9个国家奖学金,6个博士,3个硕士。

奖学金风波

国庆之后申请材料就已经整理好,包括打印了纸质版材料,向系里上传了电子版文档,在研究生系统中填写了申请信息,之后我也把这事抛在了脑后,也没去多想什么。
我去递交纸质材料的时候,发现今年的竞争者着实比往年的水平高出很多,单拿去年来说,OL文章属于ZJU100,计算分数的时候是按照50分,算分标准是按照等同于PRL的标准计算的,这个事情去年已经被指出不合理,并在今年进行规则更改。OL计分20,OE计分20,这样算下来我的分数也就是40分。
周六上午,我老师找我去他办公室,当时比没有意识到是关于奖学金的事情,我那是还在4S店做车子保养,不得不吐槽一下,4S店可真黑,我记得前三次保养费用算下来都在500左右,这次直接飙升到800去了。当天作罢,周日下午我去找了我老师,想着是否有什么吩咐,毕竟下周要去新加坡了,可能是去新加坡之前有某些事情可能需要提前完成。
实际情况是导师把这次评奖的具体情况和我做了一个详细的透露。听完的感觉就是评奖如打仗,一不留神就被打下去了。
简单的来说呢,今年本来我是拿不到留个名额中的一个的,其中种种原因,最主要的是有两个其他专业的学生除了两篇一作二区文章之外,还有一篇二作的二区文章,虽然作为科研前线的我们都知道,大多数情况下,一作之后的作者其真实贡献性是很难衡量的,有时候甚至只是一个挂名罢了,当然我相信大多数学术人员都是很重视这个名字排序的,不贡献的作者也是不会加入其中的。而就是这个二作,在评奖过程中是按照0.3的权重算入分数的,这样一来,他们的总分就是46分,比我和我师弟高了6分。我们组发文有一个特色,除了自己的名字和导师的名字,除非挂一个本科生名字,基本上不会挂同组学生的名字。也是很纠结,毕竟规则就在那里。
就在似乎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,评奖规则中有一条是评奖的文章要求是去年9月1日开始到今年的9月1日,这样一来,另外两位竞争者有一篇二区文章是无效的,因为发表时间是在去年8月份。当然这个规则是导师在系里开了一个紧急会议时候提出来,并得到其他老师确认的规则,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没有导师的帮助,这次奖学金注定是擦边而过了。所以从心底来说,我还是十分感谢我的导师的。
昨天是公示期的最后一天,目前都没有接收到不满意的答复,国奖已经是板上钉钉,我也可以拿出来记录一番了。
最后的最后,感谢不放弃自己的自己,感谢拼搏的自己,感谢不放弃自己的导师,感谢为自己据理力争的导师,感谢陪伴我的老婆大人,感谢我的父母,感谢实验室的小伙伴们,真的很开心。